

西藏自治区发生一起野生岩羊小反刍兽疫疫情
2月21日,经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,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、尼木县、当雄县交界处发生野生岩羊小反刍兽疫疫情。发病死亡58只。疫情发生后,当地已按照有关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疫情处置工作。
这是今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第12起小反刍兽疫疫情。据了解,小反刍兽疫(PPR)俗称羊瘟,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动物疫病,可以通过感染未兔疫的小反刍动物快速传播,它可以杀死高达90%的受感染动物。
小反刍兽疫自1942年首次在西非象牙海岸的科特迪瓦发现后, 疫情一直呈扩散蔓延趋势, 已扩散到亚、非地区的40多个国家, 对全球养羊业形成巨大威胁。我国周边许多国家疫情呈大规模暴发或地方性流行, 对我国动物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2013年以来, 全球共有26个非洲国家、16个亚洲国家以及地处欧亚交界的土耳其等43个国家报告发生小反刍兽疫。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,那么小反刍兽疫就可能会蔓延到尚未受影响的其他地区。
此前,OIE发布《让我们一起消灭小反刍兽疫!》主题视频,提到全世界大约饲养有21亿只小反刍动物,而其中75%所在的地区有小反刍兽疫发生。小反刍兽疫直接影响了以此为生的3亿多农村家庭的生计,每年造成近20亿美元的损失。OIE呼吁养殖户、兽医机构、政府机构等各界人士共同行动起来,目标是到2030年根除小反刍兽疫。
当前,对小反刍兽疫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,发病初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对症治疗和预防继发感染。在小反刍兽疫的洁净国家和地区发现病例,应严密封锁,扑杀患羊,隔离消毒。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主要靠疫苗免疫。
2021年1月,农业农村部印发了《202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》,其中明确提出关于小反刍兽疫的免疫要求:
一、免疫病种及要求
(一)免疫病种
高致病性禽流感、口蹄疫、小反刍兽疫、布鲁氏菌病、包虫病。
(二)免疫要求
高致病性禽流感、口蹄疫、小反刍兽疫、布鲁氏菌病、包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%以上,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%。高致病性禽流感、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应常年保持在70%以上。
(三)免疫动物种类和区域
小反刍兽疫:对全国所有羊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。开展小反刍兽疫非免疫无疫区建设和已退出强制免疫的区域,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,可不实施免疫。
二、疫苗种类
国家批准使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、口蹄疫、小反刍兽疫、布鲁氏菌病、包虫病疫苗和目录见附件。疫苗生产企业和具体产品信息,请查询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(www.ivdc.gov.cn)。
国家批准使用的有关疫苗目录
三、小反刍兽疫
1.小反刍兽疫活疫苗;
2.小反刍兽疫、山羊痘二联活疫苗。
注:以上内容为《202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》小反刍兽疫免疫相关内容节选,全文请点击右侧标题查看>>>农业农村部印发《202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》
参考资料:
- 农业农村部公开报道
- OIE《让我们一起消灭小反刍兽疫!》视频
- 朱迪国,宋建德,袁丽萍,魏荣《全球小反刍兽疫流行趋势》
- 刘永宏,赵丽,曹胜波,李龙凯,王海国,廖秋萍,焦海宏《小反刍兽疫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应对措施》